【地評線】整治形式主義系列談⑤|讓考核走出“繁瑣哲學”
“考核這個筐,啥都往里裝”,基層干部的無奈調侃,反映出考核形式主義帶來的沉重負擔,暴露出一些地方和部門將考核當作“萬能鑰匙”,導致考核任務過重、考核指標繁雜、考核內容瑣碎的現實。
考核指標的設定本應服務于工作目標,然而,一些地區和部門卻盲目追求考核的全面性,將各種瑣碎、繁雜的內容一股腦塞進考核體系,搞起了“千分制”甚至“雙千分制”“三千分制”考核。有的地方要求村里文化墻的標語必須達到一定字數,色彩搭配要符合特定標準;村里組織文化活動,不僅要規定活動的場次,還要對參與人數、活動形式等進行細致規定,至于活動是否提升了村民文化生活卻并不關注。
考核的“筐”裝太滿,嚴重降低基層工作效率和質量。基層干部為了應對繁瑣的考核,不得不將大量時間花在準備考核材料上,編造數據、拼湊亮點,真正用于為群眾辦實事、推動工作進展的時間被大幅壓縮,導致工作進度緩慢,許多工作只是浮于表面,無法取得實質性成效。考核的“筐”裝太滿,也極大挫傷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當基層干部發現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是由實際業績決定,而是由材料的“美觀度”和數據的“漂亮程度”衡量時,其工作熱情和創造力會受到極大打擊,影響整個基層工作氛圍。
考核之所以陷入“繁瑣哲學”,一方面在于某些領導干部政績觀錯位,將考核視為彰顯個人工作成果的工具,認為考核指標越多、越細,就越能體現自己對工作的重視,從而在制定考核指標時,脫離實際,大搞形式主義。另一方面,官僚主義作風作祟。一些上級部門在制定考核指標時,缺乏深入基層調研,不了解基層工作的實際困難和重點,僅憑主觀臆斷“閉門造車”,導致考核指標與基層實際工作嚴重脫節。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為解決考核亂象提供了有力依據。該規定要求嚴格計劃和備案管理,從源頭上控制考核的數量和規模,避免考核過多過濫;改進方式方法,強調考核要注重實際效果,減少對形式和痕跡的過度關注,讓考核回歸工作本身;明確嚴控對基層督查檢查考核總量,不搞月度、季度排名,不把是否開會、發文、拍照留痕等作為評判工作優劣的標準,努力為基層干部卸下沉重的考核枷鎖。
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應深刻認識到考核的目的是推動工作落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績。上級部門在制定考核指標時,要充分考慮基層實際情況和工作重點,以解決實際問題和群眾滿意度為導向,科學合理設置考核內容。在制定民生工作考核指標時,應重點關注民生項目的實際實施效果、群眾的受益程度等,而非單純考核項目數量和文件落實情況。要積極優化考核方式方法,減少不必要的考核環節和繁瑣的考核程序,多采用實地調研、隨機抽查、群眾評價等方式,避免過度依賴書面材料和數據報表。
古人云,大道至簡。考核評價一個地方和單位的工作,關鍵看有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群眾的評價怎么樣。各地要以《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為遵循,大力破除“繁瑣哲學”,切實優化精簡考核體系、指標和方式,讓考核的“筐”裝得精準、實在,化繁為簡、推動實干,堅決不讓形式主義破壞考核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孟亞生)
- 【理響中國中國式現代化請回答】荔枝理論:軌道上的江蘇,鋼鐵動2025-08-22
- 雪域高原六十載滄桑巨變,繪就跨越發展新圖景2025-08-22
- “兩山”理念江蘇實踐|地處人口密集區,國內唯一位于城市里的礦2025-08-22
- “縣”在起筆 青綠繪江山 | 碧水“邗”金,一江清水潤一方2025-08-22
- “蘇超+”消費熱度不減,票根成為撬動多元消費的“鑰匙”2025-08-22
- 一名無畏女杰:胖張嫂?王脈鳳!讓英雄英名長存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