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奔西走”到“778米”!看江蘇如何破解兒童就醫“少跑腿、多安心”的減負密碼
一手抱娃、一手挎包,步履匆匆忙個不停;全家出動、左顧右問,擠滿門診大廳……這樣的就醫場景,曾是無數家長的煩惱,也讓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呂海濤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如何讓家長和孩子到醫院后少跑腿?一場從“換位跑一次”開始的流程革命,在醫院悄然展開。從自助開單到一站式服務,經過一次次優化流程,如今,該院家長帶孩子看病的平均步行距離銳減至778米,徹底告別了過去抱著孩子“東奔西走排長隊”的奔波歷史。
778米這個數字,是江蘇省衛健委近年來多措并舉、優化就醫流程的縮影。多家醫院通過改善環境布局和服務流程,不斷提升兒童醫療服務的便利化、舒適化和智慧化水平。
環環相扣,匯成“778米”就診路
“以前帶娃做檢查,要跑掛號處、服務臺、檢驗科好幾個地方,現在‘一站式服務中心’全都能辦,太省事兒了!”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門診一樓,市民李女士深有感觸。她上周帶孩子做過敏原檢測,在一站式服務中心,不僅完成了檢查預約,還咨詢了醫保政策,連拷貝影像資料也一并搞定。
這份便捷,源于醫院下大力氣的“流程再造”。一方面,推出“診前開單”服務,讓部分檢查在就診前就能預約;另一方面,整合升級“一站式服務中心”,把影像拷貝、檢查預約、醫保咨詢、病歷復印快遞等多種功能集中起來。同時,線上智慧預診、導診系統和院內導航精準引導,各樓層自助區也有導醫隨時提供幫助,并保留人工窗口,大大減少患者和家屬“無效跑動”。
如何讓孩子看病少跑腿、更快速?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采取“雙軌并行”策略:在門診推行“診區一站式服務”(診區辦),在住院部則實施“床邊出入院結算”(床邊辦)。
“我們從安徽蚌埠趕過來,原以為外地就醫會很麻煩,沒想到一站式服務特別方便。”在該院薩家灣院區兒童醫學中心,患兒家長程先生說,“辦理入院不用去窗口排隊,在護士站就能辦好。”
“我們努力做到‘病人不動,醫生動’。”該院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朱丹榮介紹,“目前除了部分大型檢查要去影像樓,其他服務基本都能在床邊完成,盡可能提升患兒和家長的就醫體驗。”
支付環節的優化也至關重要。在江蘇省婦幼保健院,醫生在診室開好處方,家長現場掃碼就能繳費,無需再去窗口排隊,實現“看完即走”。醫保綁定、自費支付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滿足不同患兒家庭的結算需求,尤其為時間緊張的外地家庭提供了極大便利。
正是這些環環相扣的兒童就醫便民舉措——從“診前開單”到“一站式服務”,從“診區辦”到“床邊辦”,再到“診間掃碼付”,一步步減少家長和孩子的奔波,最終匯成“平均778米”的就診路程。
手術朝至夕歸,省時省費
“本以為要折騰好幾天,沒想到從入院、手術到出院,總共用了不到24小時。”張先生來自安徽,他的孩子欣欣需進行腺樣體切除手術。南京市兒童醫院日間病房的“朝至夕歸”日間手術模式,不僅大大縮短患兒住院時間,還降低了治療費用。
“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手術,平均住院時長由3天下降至1.1天,平均治療費用每例降低1400元。”南京市兒童醫院日間病房護士長陳婷介紹,“我們將工作前置、精準排程,術前提供院外服務、手術評估,出院時評估家長醫學護理知識,并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做好術后遠程管理。”目前該院日間手術占比達到51%,主要服務疝氣、鞘膜積液、隱睪、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等病種。
“推行日間手術初期,面臨許多挑戰,轉變觀念尤為重要。”陳婷坦言,醫院構建的“院后安全網”擴展延續性醫療護理服務——按不同病種差異化設置線上隨訪節點;針對特殊需求,以“互聯網+”形式提供上門服務;針對日間手術院外發生不良反應,設有24小時應急綠色通道。“安全與質量始終是核心。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模式,降低家庭醫療支出,減少對家長工作的影響,并提升家庭照護能力。”
醫院還致力于提升疑難復雜罕見疾病的診斷效能——開展門診多學科聯合診療MDT服務,組建過敏性疾病、結核、腦癱、難治性癲癇、糖尿病綜合管理、性腺發育異常、疑難病等多學科MDT團隊,多學科協同作戰,提供高質量一體化診療服務。此外,該院還開設22個罕見病專病門診,讓患兒和家長少跑動,就能享受多學科專家服務。
對于急危重癥患兒的救治,江蘇省婦幼保健院依托其在新生兒重癥救治領域的強大能力和資源保障,建立高效運行的“綠色通道”機制。例如,對于通過轉運車送至醫院、需呼吸機輔助的重癥新生兒,醫院采取“先搶救、后補手續”的流程安排——患兒一到院便直接進入ICU接受緊急治療,相關住院登記與繳費等手續由家屬隨后完成。
智慧賦能,讓看病“更智能”
“本想給孩子預約內分泌科門診,但號都滿了。點了候補,沒想到預約成功了!”蘇州市民劉女士的經歷,是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智慧預約體系的生動寫照。
為有效解決“掛號難、排隊久”問題,醫院全面升級預約診療體系,整合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江蘇衛生集約式預約診療服務平臺等8種預約渠道,實現號源全渠道共享。所有號源(除急診、發熱門診及感染性疾病門診)100%開放預約,推行精確至30分鐘的分時段預約,并在省內率先上線號源候補功能,家屬預約時如所選號源約滿,可點擊候補按鍵實現系統自動排隊候補。當有退號時,系統自動兌現號源。
“以往想預約約滿的醫生,家屬要在醫生出診當日到醫院現場查看是否有‘爽約號’,具有隨機性。”該院門急診辦公室主任成永介紹,掛號候補功能節省了患者就醫時間。同時,院方可實時查看排隊等候人次,根據專科排班情況合理調整,實現號源科學管理,最大化利用醫療資源。目前,醫院預約掛號率穩定在85%以上,現場掛號排隊時間大幅縮短。
困擾患兒家長的醫保繳費報銷“最后一關”,今年在無錫市第八人民醫院迎來革新。近日,陳女士帶8歲女兒小美來該院就診時發現,通過醫院微信小程序掛號,線上可直接醫保統籌支付。“沒想到線上支付跟線下刷卡一樣能報銷。”陳女士贊嘆。后續醫生為小美檢查開藥,醫保統籌支付后,個人賬戶再支付剩余部分,全程線上完成,便捷高效。
“這一變革顯著提升了就醫流暢度與滿意度,讓支付環節不再是離院前的‘堵點’。”該院門診部主任程運濤表示,今年年初醫院全面實施線上移動支付,并率先對醫保患兒實現在線醫保親情付。家長只需手機操作,即可輕松完成掛號、繳費。
南京市兒童醫院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用于健康助手,圍繞智能客服、預檢分診、患者就醫流程指示等多方位提供“智能”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減少家長奔波,上線累計完成18萬余次AI解答服務。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安瑩 王甜
- 【人民的力量】四十八:向世界發出中國抗戰聲音!2025-08-24
- 外媒記者走進鹽城,探秘國際濕地城市的“綠色密碼”2025-08-24
- 大地英名|犧牲時,他挎包里揣著沾滿血跡的手稿2025-08-24
- 文化夜經濟“雙向奔赴”江蘇鹽城28萬游客用腳步為惠民政策“投票2025-08-24
- 江蘇南京:打通“數據孤島”,開出“數據處方”2025-08-24
- 江蘇各級黨組織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強作風樹新風202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