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創新為“鑰” 打開智能裝備產業的“強鏈”未來
智能裝備是制造業的核心支柱,也是全球制造業競爭的焦點。今天,一起去探尋江蘇泰州智能裝備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走進江蘇平高泰事達電氣有限公司智能車間,撲面而來的是科技創新的蓬勃活力。作為一家致力于高低壓電氣成套設備研發、制造與工程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以創新為要,力求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強勁支撐。企業今年新研發的12kV環保氣體環網柜、40.5kV環保型開關設備等綠色產品已成為市場競爭的新亮點。上半年,平高泰事達電氣實現外部營業收入2.86億元,同比增長7.78%。
江蘇平高泰事達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班玉峰說:“我們將加快新型環保開關設備的研發進度,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增強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構建智能化、數字化生產體系;全面重塑質量管理體系,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電力建設提供更智能、更環保的能源解決方案。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三個作用,爭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排頭兵。”
泰州的智能裝配產業基礎良好,產業鏈相對完整。近年來,眾多鏈上企業在高舉創新大旗,加大核心技術和產品攻堅力度的同時,不斷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江蘇中弈和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先進電能源技術系統研發制造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產品智能化、高功率密度、低噪聲、綠色節能上具有比較明顯的領先優勢。從去年開始,中弈和創大力拓展中東、歐洲市場,取得不錯的業績,預計今年海外市場銷售將突破1億元。
江蘇中弈和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靳有林說:“我們最近剛在中東地區拿到一個較大的訂單,合同額在6000萬左右。可以說,我們在中東地區已經建立了明顯的優勢,隨著在沙特、伊拉克的工廠建成運營,我們的優勢會進一步提升。預計到2026年年底,我們海外業務會占到公司整個銷售額的一半以上。”
產業園區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具備整合資源、優化布局、促進創新和產業鏈協同等核心功能。泰興高新區聚焦“高”“新”定位,布局發展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3+1”現代產業體系,統籌推進產業提質、項目增效、科創賦能。
泰興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理辦副主任譚吉汛說:“我們圍繞打造百億級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目標,在集成電路關鍵裝備、汽車零部件、節能環保、高端傳動設備上重點發力,形成從研發到系統集成的完整鏈條,同時大力實施‘專精特新’倍增行動計劃,從技術、政策、金融等三個方面加力,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智能裝備創新高地與產業化基地。”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根本支撐。今年,全市智能裝備產業鏈累計有28個在建項目,總投資達78.4億元,目前各項目都在穩步推進。
在總投資2.5億美元的新蘇集團黃橋智能制造產業基地,記者看到,金融安防設備和汽車零部件項目已經建成投產,高端數控機床項目和軍警裝備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預計在年底前可以進行小批量試生產。據了解,企業自主研發的北斗七星系列高端磨床,具有加工精度高、性能穩定、可靠性強、生產效率高等優點,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蘇集團江蘇貝辰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保才說:“我們的四個項目都是為了解決制造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實現進口替代,特別是工業機床項目,我們在德國萊比錫成立了研發中心,所有的產品性能指標都是對標世界一流水平,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努力,推動泰州智能裝備產業鏈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全市智能裝備產鏈上279家規上企業共完成產值195.1億元,同比增長4.7%。
泰州市科技局綜合協調處處長吳海棠表示,市科技局作為服務智能裝備產業鏈發展的牽頭部門,將努力做好“存量、增量、質量”文章,在政策扶持、資源對接、生態共建上多向發力,雙鏈融合推動發展,持續集聚創新資源,不斷優化產業生態,助力鏈上企業做大做強,全力推動智能裝備產業沿鏈攀高。
記者:梁軍 徐晨曈
編輯:錢宇璇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江蘇泰州:初秋螃蟹養殖忙 技術護航保豐收2025-08-22
- 江蘇泰州:構建現代化公路體系 數字賦能提升出行服務2025-08-22
- 江蘇泰州:“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為畢業生搭起就業橋梁2025-08-22
- 江蘇泰州:“淡水蝦王”迎來豐收季2025-08-21
- 江蘇泰州:“漁光互補”為鄉村振興提供綠色動能2025-08-21
- 江蘇泰州:多部門聯動筑牢危化品碼頭安全生產防線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