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光”到“儲綠”,泰興綠能涌動
在曲霞鎮朱圩村的魚塘水面上,成片的光伏板正源源不斷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這一“漁光互補”項目年發電量可達1500萬度,是我市以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在政策激勵下,我市《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等文件精準發力,有效激發了企業參與綠色轉型的積極性。2024年,兩個總投資達20億元的環境導向開發模式項目成功落地,全市光伏發電量突破6.86億千瓦時,清潔能源應用已從“試點探索”變為“行業常態”,為產業生態注入持久綠色動能。
“十三五”以來,我市城鎮新建建筑綠色標準執行率從53%躍升至100%,實現全域覆蓋。市中醫院可再生能源應用項目成為全省示范標桿,泰興經濟開發區自來水廠二期綜合樓更是摘得中瑞零碳示范工程稱號。近5年,我市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達125萬平方米,水處理設備、煙氣治理技術、固廢資源化利用等領域的研發制造企業加速集聚,形成了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綠色產業生態。
聚焦大氣污染防治、固廢處置、長江水環境治理等重點領域,我市環境監管從“人防”向“智防”跨越。通過遠程監控、智能分析等技術,執法人員可精準鎖定企業環境問題,實現“靶向整改”;環境信用評價制度覆蓋全市1710家企業,以信用杠桿倒逼企業自覺守法;工業園區常態化開展三級防控體系應急演練,讓生態安全防線更加牢固。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孫萍
- 中國貿易“朋友圈”,何以“繁花似錦”?2025-08-27
- 算力加速躍升,經濟向“新”向“智”2025-08-27
- 【理響中國中國式現代化請回答】荔枝理論:“十四五”新成績,標2025-08-27
- 江蘇無錫:科學治水扮靚“河湖之美”,智慧賦能書寫人水和諧新篇2025-08-27
- 泰州海陵:土地資源“活”起來,集體經濟“壯”起來2025-08-27
- 江蘇宿遷:城市空間“微改造” 小切口“繡”出民生新風景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