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從-48℃極寒到超60℃高溫,新時代火炸藥在他們手里“燃爆”!
八十年前,新四軍在烽火硝煙中“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以血肉之軀筑起抵御外侮的鋼鐵長城;八十年后,新時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甘坐科研“冷板凳”、勇啃技術“硬骨頭”,于無聲處報效祖國,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南京理工大學新一代火炸藥青年創新團隊,正是這奔涌浪潮中一簇澎湃的浪花。
這支團隊共有68人,其中35周歲以下45人,占比66%。他們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澤山院士的引領下不懈攻關,聚焦火炸藥(亦稱含能材料)核心技術,突破國際封鎖與世界難題,實現多項“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榮獲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們用青春與智慧立下科研報國的錚錚誓言。在強國和強軍建設中書寫著中國火炸藥事業的傳奇。
火炸藥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發展的堅實保障,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火炸藥的含能性能,實現火炮對于遠近不同目標的打擊,是困擾國際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難題。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秉承老一輩火炸藥群體的獻身精神,南京理工大學新一代火炸藥青年創新團隊不畏艱難、勇攀高峰,讓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火藥重煥榮光。
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研究員李世影是團隊的骨干成員之一。兒時起,李世影便對槍炮武器的呼嘯與力量心馳神往,懷揣這份熾熱初心,他在本科時毅然投身化學殿堂。2016年,深受王澤山院士“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精神的感召,李世影考入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攻讀碩士,從此將目光鎖定在小分子滲透發射藥這片深奧領域。
看似坐的冷板凳,實則攀的最高峰。此后攻讀碩士、博士的七年時間里,李世影在老師的指導下埋頭鉆研,心無旁騖、矢志創新。他大膽跳出固有思維獨辟蹊徑,通過精妙的表面化學處理,成功鎖定了“不安分”的小分子,在確保武器擁有雷霆萬鈞初速度的同時,顯著延長了中小口徑武器發射藥的儲存壽命。
“這七八年的光陰,我有將近三分之二是在四川瀘州深山的一座兵工廠里度過的。”李世影回憶道,火炸藥的生命在于應用,研發的根必須深扎生產線。為此,他將青春中最滾燙的時光,無聲地鐫刻在了那偏僻山坳的轟鳴廠房與實驗室的燈火之中。
西南山區的盛夏,酷熱如蒸籠,蚊蟲肆虐。簡陋的生活條件,卻從未動搖李世影“做成這一件事”的鋼鐵信念。
“在漫長的摸索中,我感受到的是自己一點點摸清了從‘0’到‘1’的技術攻關思路,一步步打通了一項技術從概念到研發,再從生產到應用的科研全流程。”李世影說,當中小口徑武器發射藥因鈍感劑帶來的發射有害現象嚴重、長貯穩定性差的世界性難題終于被攻克的時候,“那一刻的狂喜與激動,足以抵消所有艱辛,一切都值得了!”
從海拔高達4020米的祁連山,到-48℃呵氣成霜的黑龍江塔河,再到高溫超過60℃的戈壁沙漠……試驗場上每一次震撼的爆響,都是團隊成員用膽識丈量極限的勛章;每一組用風險換來的寶貴數據,都凝結著無畏的汗水與辛勞。
經常負責帶隊進行外場試驗的青年教師陳令,對今年5月中旬內蒙古某處試驗場的八級大風記憶猶新。
“當時吃飯得冒著風沙狼吞虎咽,稍慢一點,飯盒里就全是浮灰和沙塵了。”陳令說,“若是在高原、戈壁或極寒地帶,那就只能就著冰霜,用硬邦邦的冷飯充饑了。”
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卓絕,最終澆灌出累累碩果——首次利用化學裁剪原理發明梯度硝基發射藥,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突破歐美等國尚未解決的裝藥技術,大幅度提高我國火炮射程和射速,對世界同類火炮彈道性能實現全面超越;首創分子裁剪理論,構建火炸藥科學體系,在全球率先合成出室溫下穩定存在的高能五唑陰離子鹽,有望突破制約我國武器裝備整體性能的能量水平瓶頸……
“火炸藥是火炮與導彈武器裝備的動力源和毀傷源,是戰場不可或缺的‘主糧’。核心技術國外嚴密封鎖,唯有自主創新一條路。”團隊負責人、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張文超說,從跟蹤模仿到部分超越,再到如今某些領域國際領先,這支年輕而堅韌的隊伍正在不斷助推國家的火炸藥事業邁向世界先進。“目前,團隊承擔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計劃等20余項重大項目任務,展現出極強的戰斗力、創新力、活躍度。”
現就讀于該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大二的江宗承,通過科研訓練的契機,成為團隊最年輕的“預備成員”之一。他高中就讀于吉林市第一中學,那里也是王澤山院士的高中母校。他說,自己無比渴望能夠追隨科研前輩們的足跡、傳承他們的意志和事業,以“甘坐冷板凳”的韌勁和“為國鑄劍”的使命感,繼續助力國防科技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就像我們老師說過的,要把科研做細做實,‘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江宗承說。
剪輯:鄧宇軒
拍攝:鄧宇軒 王子杰
文案:吳盈青
采寫:陸威
出鏡:王子杰
檢校:韋偉
- 守護生態文明底色,端穩生態旅游“金飯碗”2025-08-19
- 我蘇漫評丨一襲白衣為盾甲,以敬為懷暖醫心2025-08-19
- 經濟解碼何以“蘇超”? | 1800余場活動燃爆江蘇,“蘇超”踢出2025-08-19
- “兩山”理念江蘇實踐|破“化工圍江”,立“生態濱江”——長江2025-08-19
- 【江蘇省最美醫務工作者】柯曉燕:把心理守護扎進基層 為孩子撐2025-08-19
- 大地英名|擺開“臭狗陣”,智取敵據點!新沂抗日烈士宋耀南赤膽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