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田野漸染金 早稻開鐮收割忙
“處暑出伏后,遍地出黃金”。連日來,在我省各地,早稻相繼開鐮,為豐收奏響了序章。
走進鎮江句容天王鎮戴莊村的水稻田,收割機正馬力全開,來回穿梭,高效地完成著收割、脫粒、裝車等一系列作業,將金黃的早稻收入囊中。
鎮江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黨委副書記李有意說:“今天我們收獲的是有機越光水稻,總共有300畝,為了搶這個好天氣,我們大概預計在三天內把它收完。”
在常州市金壇區黃金村,百余畝有機軟米“乳玉”正在緊鑼密鼓地收割。得益于良好的氣候條件和生產育秧技術的改進,今年,這批早稻的畝產量預計將超過1100斤,相比往年增收約20%。再經過烘干、脫殼等一系列工序,一周后,市場就能買到今年的頭茬新米。據了解,早稻收割結束后,部分田塊會播種紫云英等綠肥作物,翻耕還田,改善土壤質量,更有多地在早稻完成“第一鐮”收割后,不會立即進行田塊翻耕,而是重新上水、追肥,采用再生稻種植方式達到“種一季收兩季”,提高稻田的綜合生產能力。
無錫市從心農場技術負責人王順說:“收掉的這個稻茬已經又有新的苗長出來了,預計在10月底11月初,就能收二茬了,畝產大概在200斤。”
記者│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徐晗
供片臺|無錫臺 常州臺 句容臺
編輯│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朱彤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 【改革勇爭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宿遷:探索“整治+配置+管理”2025-08-25
- 信長星許昆林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舉行工作會談2025-08-25
- 全力迎戰高溫“烤”驗 保障生產生活有序進行2025-08-25
- 外媒記者走進鹽城,探秘國際濕地城市的“綠色密碼”2025-08-25
- 外媒記者連云港探“新”:感知醫藥創新,邂逅水晶之美2025-08-25
- 大地英名|探訪津浦鐵路抗戰殉難員工紀念碑:車輪滾滾,忠魂不朽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