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遷移“半日達” 江蘇鹽城政務改革跑出營商環境“加速度”
“沒想到提交一次材料,當天就能完成企業遷移各項手續,實在是太方便了。”近日,計劃將企業從南通遷至鹽城的劉先生,在東臺市政務服務中心市場準入窗口收獲意外之喜。原本準備兩地奔波的他,通過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平臺,半天時間就完成過去動輒十多天的復雜遷移流程。
這背后,是鹽城以破繭蝶變之志聚焦企業關切重點問題,構建訴求閉環解決流程,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生動縮影。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今年以來,鹽城以“刀刃向內”的改革決心,扎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十百千”行動,聚力打造“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品牌。年中盤點,一串亮眼的數據印證了改革成效: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立的43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如同高效的“服務樞紐”,累計為企業和群眾辦理各類關聯事項114.8萬件,將便捷與高效真正送到經營主體和百姓身邊。
“一把手”沉下去解難題
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讓政策紅利精準直達,讓企業訴求高效響應?鹽城的解題之道始于一場自上而下的深刻變革。今年,鹽城市重磅推出優化營商環境“十百千”行動,對標制定在該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措施。行動要求各相關部門單位拿出“真金白銀”的舉措,圍繞這些領域制定推出百條以上實實在在的優化措施和服務承諾,并確保這些措施能有效覆蓋服務千家以上不同規模、不同領域的企業,力戒政策空轉、服務懸空。
行動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與之配套的“一把手走流程、查實情、送政策、抓環境”活動,成為推動“十百千”落地生根的關鍵一招。各級各部門的“一把手”紛紛走出辦公室,以普通辦事人員或群眾的身份,“沉浸式”體驗本部門、本領域的政務服務全流程。
市數據局實行“局長駐窗日”制度,班子成員每周輪流值守“辦不成事”窗口;市市場監管局班子成員聚焦11個市場監管政務服務事項,通過“親身體驗+現場經辦”方式,主動發現、現場解決申報堵點、流程卡點和服務弱項;鹽城供電公司開展“和你一起去辦電”活動,市、縣公司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同志以“客戶視角”或“一線員工身份”參與辦電全流程,打造便捷、透明、高效的辦電服務體系……
在“一把手走流程”中,市人社局發現“窗口人員政策解讀不夠全面精準”“殘障人士、老年人便民措施不細致”等問題,現場交辦解決;市工信局通過走訪會辦,將工業強市專項資金政策“支持工業新增長點”條目簡化企業申報材料,工作流程從1個月縮短至3天;市應急管理局走訪發現“部分經營許可審批補正問題多、企業整改時間較長”等問題,通過事前短信提醒、一次性告知補正材料、專人實時指導等方式,進一步縮短審查補正時限。
“一件事”集成辦提效能
在各地政務服務中心,“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標識格外醒目。這不僅僅是一個窗口名稱的改變,更是一場深刻的政府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的革新。
走進亭湖區政務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一件事”專窗區秩序井然。“過去辦勞務派遣業務,要跑多個窗口。現在通過‘高效辦成一類事’專窗,十分鐘就同步拿到許可證,辦結營業執照、刻章、開戶、稅務登記所有手續,成本大大降低!”北京星淮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鹽城分公司申辦人員許琳的體驗,正是鹽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服務迭代升級的生動縮影。
鹽城市將“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旗艦工程”,核心在于打破部門壁壘、推動流程再造、強化數據共享,將企業群眾需要跨部門、跨層級辦理的“一攬子事”,整合為窗口統一受理、后臺協同辦理、結果統一送達的“一件事”。
與此同時,為讓惠企政策“直達快享”,“鹽企通”應運而生。經過2年升級完善,已基本實現構建以“鹽企通”惠企綜合服務平臺為總入口、“一企來辦”政務服務網為總支撐的數據服務載體,目前已匯集各級政策信息16000余條、歸集2400余項辦事事項、入駐企業達10738家。
為讓行政審批速度更快一些、政務服務更智能一些、優惠政策更直達一些,鹽城市在“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基礎上,持續拓寬“免證辦”領域,打造一站集成的為企服務“中臺樞紐”,實現涉企服務平臺與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打造政務、金融、人才、信用、法律、科技等本地化政策資料庫,以AI助手實現7×24小時實時解讀。
改革的成果,最終凝結在一串串沉甸甸的數據里:全市企業開辦全流程平均辦理時限壓縮至0.5個工作日以內;不動產交易登記實現“一窗受理、一次繳稅(費)、當場領證”的標準化服務;依托全市43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的高效運轉,114.8萬件原本需要跑多次、跑多地的關聯事項實現了“一次申請、一次辦結”。
以服務“用心”贏得市場“信心”
從“材料多、程序繁”到“數據跑、流程優”,鹽城市營商環境點點滴滴的改善,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對企業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一位在鹽城深耕多年的制造業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現在辦事環節精簡了,跑腿次數減少了,溝通協調順暢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這種實實在在的便利,讓我們對在鹽城持續投資發展更有底氣和信心了。”這種因服務優化而增強的市場預期和發展信心,正是營商環境“軟實力”轉化為經濟發展“硬支撐”的關鍵所在。上半年亮眼的經濟“期中答卷”背后,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堅實支撐。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始終圍繞“極簡、更優、賦能、精準”四個關鍵詞,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進一步完善議事協調機制,全面提升涉企服務效能,讓服務更加精準、主動、智能,不斷提升經營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個個高效運轉的“一件事”專窗、一次次“一把手”深入一線的躬身實踐、一項項惠企便民的改革舉措,如同無聲的宣言,傳遞著鹽城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和滿滿誠意。這片面朝大海、充滿活力的熱土,正以更貼心、更便利、更可感的服務“用心”,持續贏得經營主體投資興業的“信心”,為鹽城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打頭陣、勇爭先、走在前、作示范”注入不竭動力。
- 為爭舞獅隊名額拼命訓練,老人意外猝死誰擔責?|《現在宣判》2025-08-21
- 抗戰·“旗”跡 | “三營面前無困難,困難面前有三營”2025-08-21
- 江蘇南通:外貿高位運行“韌性足” 澎湃動能賦能經濟 “加速跑”2025-08-21
- 江蘇揚州:老房子變好房子,幸福原地“升級”2025-08-21
- 江蘇蘇州:“青春突圍”讓蘇州非遺變潮品2025-08-21
- 跟著“江南燕”打卡“老城廂”,常州“思政課”實踐創新再升級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