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佑工程”助2396名患兒重獲“心”生
本報訊(特約記者 沈大雷)8月18日,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中心,醫生再一次為來自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改則縣的14歲藏族女孩桑嘎次吉檢查,結果顯示其心臟功能各項指標完全正常。至此,除了一名病情復雜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需要擇期手術外,最近一次“心佑工程·西藏行”收治的先心病患兒已有19人順利完成治療。
“心佑工程”是該中心組織發起、專門救助困難家庭先心病患兒的健康幫扶項目。從2014年啟動至今,項目團隊先后奔赴新疆、青海、西藏等16個省份的偏遠及經濟薄弱地區,累計行程達150多萬公里,篩查20萬余名兒童,救助2396名家庭經濟困難先心病患兒,舉辦科普講座600多場次,培訓基層醫務人員2萬多人。近年來,項目團隊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江蘇時代楷模”等稱號。項目負責人、南醫大二附院院長李慶國獲“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醫生”等稱號。
據介紹,最近一次“心佑工程·西藏行”自今年6月25日啟動,醫院派出5名醫生攜帶便攜式彩超等設備,歷時15天,深入阿里地區噶爾、日土、改則、革吉、措勤5個縣,完成4338名兒童的篩查工作,最終確診先心病患兒73名。其中,20名符合手術指征的患兒被轉入南醫大二附院接受治療。該院心血管中心為每名患兒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確保所有患兒均得到妥善救治。
李慶國介紹,11年來,通過項目團隊持續組織篩查救治、社會力量提供資金等多方位幫助、地方政府機構和對口支援工作隊提供全方位支撐等多維度舉措有機融合,“心佑工程”逐步探索出救助我國農村和邊遠地區先心病患兒的新范式。團隊從早期單純醫療救治轉向防治結合的復合型健康幫扶,通過醫教結合模式提升公眾對先心病的認知;與高原醫療機構協作,加強高原地區先心病防治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先心病醫師培訓計劃”,為當地培訓更多心臟超聲醫師和先心病治療醫師,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譚穎表示,“心佑工程”團隊以維護先心病患兒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使命,深入中西部地區,堅持對口支援,用醫者擔當架起了民族團結的“連心橋”。江蘇省衛生健康系統將大力弘揚“心佑工程”團隊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持續加大“組團式”醫療幫扶力度,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信長星許昆林會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2025-08-21
- 從南京到蘇州,信長星聚焦城市工作,核心就四個字2025-08-21
- “兩山”理念·江蘇實踐|石梁河水庫,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2025-08-21
- 【改革勇爭先】連云港:“一箱到底”改革創新 書寫新絲路上物流2025-08-21
- 鄉村振興好“豐”景2025-08-21
- 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沙家浜這群“阿慶嫂”了不起!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