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風采 | 崔圣菊:只要群眾需要,能辦的一定辦
編者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黨章規定和黨中央統一部署,全國38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了2296名黨的二十大代表。黨的二十大代表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具有先進性和廣泛代表性,是經各級黨組織逐級遴選產生,肩負著9600多萬名黨員、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重托,凝聚著全黨的意志,承載著人民的期望,將光榮地出席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們中很多是來自生產和工作第一線、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黨員。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9月27日起開設“二十大代表風采”欄目,重點介紹江蘇生產和工作一線黨員代表的先進模范事跡,以學習和弘揚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范。
“小崔警官,祝賀你當選黨代表啊。”“崔姐,小區門口的公交站臺建好了,多謝你出力。”走進南京市雨花臺區西善橋福潤雅居小區,記者一路聽到不少居民跟崔圣菊打招呼。
“年紀大的習慣叫我小崔,年輕人現在基本上都喊我崔姐。”作為南京市公安局雨花臺分局西善橋派出所教導員、社區民警,48歲的崔圣菊不由感嘆,從“小崔”到“崔姐”,她已經在這個社區守了12年。
回想2010年剛來當社區民警,這里還是個“問題社區”。崔圣菊說,這個開放式的安置房小區,當時人口不到萬人,外來人口多,出租戶占大半,居民經常因生活習慣不同發生矛盾。“小區圍墻破損,有的單元門壞了沒人修,監控探頭也沒幾個能用的,盜竊案件頻發,安全隱患很多。”面對這些問題,崔圣菊決定從摸清情況、了解居民訴求做起。她給自己制定“延時3小時”工作制,每晚6點到9點去社區里上門走訪,與居民閑聊,記錄人員信息。
“剛開始,10戶人家中能有三四家開門就不錯了。”走訪效果不理想,崔圣菊就在小區每個樓棟、單元門口甚至是小區的路燈桿上都貼上自己的手機號碼,自命名為“小崔熱線”,承諾無論什么時候、什么事情,都可以隨時撥打她的手機,保證接聽。當時有個居民想看看崔圣菊是不是真的能做到隨時在線,幾乎天天晚上打電話。“我每個電話都接了,熟絡之后他就跟我一起上門走訪,居民們也慢慢對我敞開心扉了。”
崔圣菊記得,“小崔熱線”開通第一年,她每天能接到四五十個居民來電,問題從治安、小區秩序、鄰里糾紛到辦證、答疑解惑都有,久而久之,她的電話號碼成了居民們口口相傳的“社區110”。
“你別擔心,能辦的我一定辦”,這句話崔圣菊一直掛在嘴邊。她粗算下來,12年來,居民打了6萬多通電話,她給大家協調解決1000多件糾紛,幫扶解困9000多次。
這幾年,為方便群眾,崔圣菊開通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各個渠道匯集來的求助咨詢,每天也有三四十個。她把樓棟長及物業、街道、城管等工作人員拉進微信群,居民遇到難解決的事情,群里溝通,問題解決的效率大大提高。
做好社區工作,崔圣菊深感個人“就算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共建共治共享才是關鍵。10年前,崔圣菊組建起社會公益組織——“小崔社區志愿者服務隊”,把居民志愿者、樓棟長、物業保安等社會力量整合起來,參與社區治理。如今,他們在維護社會治安、提供破案線索、救助幫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崔圣菊對一件事印象很深刻,一位居民看到小區里有兩個男的要偷摩托車,立即用手機拍照并嚇跑他們。“居民把照片發給了我,我們一調查,是個專門的偷車團伙,第二天就把他們抓了。”
讓崔圣菊特別自豪的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幾年時間,小區面貌逐漸煥新,圍墻上加裝防護網和高清監控探頭,大門有了電子門禁,新建3個治安崗亭共同守衛社區安全,小區里還增設電子大屏、宣傳櫥窗,治安問題大大減少,盜竊案已很少發生。環境好了,小區的人口也增加到1.3萬多人。
回望過去十年,崔圣菊明顯感到,隨著法治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對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回應群眾的期待,2020年開始我們推行警務體制改革,現在每個派出所設有綜合指揮室、專業化打擊隊、案件辦理隊、社區警務隊。”崔圣菊說,這一改革,將社區警力由以往的“下社區”轉變為“在社區”,增強全天候服務群眾和保障安全能力。
“做好社區工作一定要有責任心、有擔當精神,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崔圣菊表示,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是崇高的榮譽,她將緊密聯系黨心民心,把本職工作做好。用真心多付出,做保民平安為民服務的事;用真誠盡全力,做居民需要幫扶解困的事;用真情求認同,做警民合力協作共進的事。
來源:交匯點
編輯:錢宇璇(見習)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二十大代表風采|鄭翔: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2022-10-04
- 二十大代表風采|吳紅梅:用勞動創造產業工人閃光人生2022-10-04
- 二十大代表風采 | 趙亞夫:把更多成績寫在廣闊大地上2022-10-04
- 點亮中國紅 青春強國跑2022-10-04
- 慶重陽 感黨恩2022-10-03
- 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緬懷英烈憶初心 傳承精神鑄警魂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