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七夕】泰州姜堰羅塘街道:老少志愿者攜手陪孩子過“七夕”
品讀古詩、講述傳說故事、制作手工禮品……8月20日上午,在泰州市姜堰區羅塘北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30多名孩子在老干部、大學生、網格員等志愿者的陪伴下,提前過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七夕節,傳承了七夕所傳遞的“圓滿”“和合”的中華傳統文化精髓。
活動中,主持人衛欣琪簡要介紹了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然后詢問孩子們當下離我們最近的節日,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回答——“七夕節”。她趁機按動鼠標亮出電子屏幕上“牛郎織女鵲橋會”的畫面,也由此拉開了活動的序幕。
江蘇師范大學志愿者陳彥彤網上報名后,特意備足功課參加當天的活動。她首先上臺,領著孩子共讀宋代秦觀的《鵲橋仙》,并逐字逐句解釋,告訴孩子一個道理:“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隨后,孩子們也跟著上臺,品讀與七夕有著的古詩詞,講述七夕的傳說故事。9歲男生徐浩宸有點膽怯,北街社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許瑞華陪他一起登臺,品讀了唐代盧照鄰的《七夕泛舟》,分享了七夕的由來、習俗和世代相傳的民間故事。
手工制作環節更是把“七夕”主題活動推向高潮,志愿者們幫孩子領取淡綠色的包花紙,按程序指導孩子剪出花邊,然后拿著彩筆以“我的愛,來表達”為主題,畫出心中美麗的畫圖。6歲女生夏晨曦在志愿者陳彥彤的指導幫助下,畫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下一位小女孩手持氫氣球歡快地奔跑,氫氣球下方還飄掛著英文單詞“LOVE”。夏晨曦說,那個手持氫氣球的小女孩就是她,七夕節是愛的節日,她想把這種愛獻給大自然,倡導大家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態環境。
在手作制作環節,志愿者們指導孩子將包花紙的光面內卷包捆各種顏色的花朵,下方再用粉色絲帶扎緊,形成手工制作的七夕花束禮品。最后,孩子們手捧花束禮品和志愿者合影留念,便將手工禮品獻給心中最愛的人。6歲女生黃芷苒將七夕花束禮品獻給奶奶申冬梅,她說:“爸爸媽媽遠在無錫工作,平時都是奶奶接送我上學,這份愛應該先給奶奶。”
13歲的王品程帶著8歲的弟弟王城皓來參加活動,兄弟倆都將禮品獻給了志愿者。王品程說,這是他和弟弟過得最快樂最難忘的七夕節,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體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動由姜堰區文體廣旅局、區委老干部局、羅塘街道黨工委主辦,姜堰區圖書館、北街社區承辦。羅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肖娟娟也以志愿者的身份參加了活動,她說,此次活動營造了居民傳統節日文化氛圍,增進了彼此之間感情,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了民俗風情,豐富了社區大家庭的文化內涵。
來源:泰州市姜堰區羅塘街道辦事處
通訊員:錢宏斌 陳彥彤
編輯:樊錦華
責編:康希
審核:吳軍
- 網絡中國節七夕|姜堰區梁徐街道新聯會開展“愛就大聲‘讀’出來2023-08-22
- 姜堰大倫鎮人大: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為企業發展解憂2023-08-22
- 網絡中國節·七夕|浪漫七夕 愛在白米2023-08-22
- 網絡中國節七夕|姜堰淤溪鎮:“七夕相伴 與愛同行”我們的節日七2023-08-22
- 姜堰區大倫鎮新聯會:同心共筑夢 “益”“新”向未來 2023-08-22
- 姜堰區羅塘街道:打好“千千結” 織就“一家親”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