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視頻丨不負“娘的心”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1969年1月,不滿16歲的習近平赴陜北梁家河插隊。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齊心親手為他縫制了一個針線包,上面繡了三個紅色的字:娘的心。一針一線密織著牽掛和母子深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童年時,母親齊心帶著習近平到新華書店買《岳飛傳》等書,并給他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總書記曾回憶道:“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親說,是疼,但心里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走上領導崗位后,習近平和母親聚少離多。母親時常給他寫信,囑咐他要從嚴要求自己。她對習近平說:“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在好家風中成長、從人民中走來的習近平總書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擔當,引領14億多人民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閱讀
- 習語|“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2025-05-12
- 鐵肩擔道義,歷史鑒未來——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2025-05-12
- 習言道|兩個維度看習近平俄羅斯之行2025-05-12
- 第1視點丨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2025-05-12
-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2025-05-11
- 習語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