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觀察丨走好制造業發展之路,總書記指明方向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深刻指出發展制造業的重要意義。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制造業的發展。
2023年全國兩會,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目前,我國制造業門類、品種齊全,下一步要努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實現全面提升。國家將大力支持高端制造業發展。”
這次在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發展實業,從過去洋火、洋皂、洋鐵等靠買進來,到現在成為工業門類最齊全的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這條路走對了。”
△2025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廠考察。
路走對了,如何走得更好?這些年總書記在地方考察時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給出明確清晰的方向。
2017年6月,在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習近平總書記察看T800級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指出“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我們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2022年6月,在湖北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書記強調:“高端制造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今年春節前夕,在遼寧鞍鋼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考察時,總書記察看該企業的集控中心和生產線,強調“制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這次在洛軸的智能工廠,總書記對企業職工說:“現代制造業離不開科技賦能,要大力加強技術攻關,走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子。”
…………
△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產線
洛軸的成長之路,是觀察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一個生動樣本。
1953年,黨中央制定了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決定在“一五”期間陸續興建156項重點工程,逐步建立起國家工業化所必需的基礎工業。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正是這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歷經7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洛軸的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風力發電、軌道交通、汽車摩托車、礦山冶金、工程機械等領域,保持尺寸最大、精度最高、結構最復雜、零件最多等多項行業紀錄。
在洛軸集團風電齒輪箱軸承智能工廠,“5G+工業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產品從設計、選材、生產到交貨的全程數字化。憑借加快創新,企業相繼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術,高端軸承產值占總產值比重達70%。
我國制造業,也正在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重要“軸承”。全球貨架上,“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持續迭代升級: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在汽車新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達到40.9%,連續十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中國盾構機憑借超高性價比,已占據全球70%以上市場份額;我國人形機器人技術加快邁向成熟,在工業制造、養老照護等領域展現出應用潛力……
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建成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研發體系和工業體系,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2025年5月18日,國產大飛機C919正式投入東航上海虹橋—深圳直達往返航線運營。
去年全國兩會,在江蘇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聽了來自產業一線工人代表的講述,感慨地說:
“這一想啊,真是無比自豪。就拿交通來說,現在我國汽車產銷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是最好的,高速公路里程也是最長的,高鐵走出去了,城市軌道交通也走出去了,輪船也走出去了,大飛機我們也造出來了,造船業的‘三大明珠’都造出來了……都是一步步往前走,不斷地國產化,然后走在國際前頭,并在不斷突破。”
以創新為翼,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鞏固和增強競爭優勢,中國制造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也必將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飛得更高、走得更遠,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 總書記河南行|記者手記:走自己的路,繼續偉大下去2025-05-23
- 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2025-05-22
- 一見·從總書記的考察足跡,看徙木立信、化風為俗2025-05-22
- 時政微觀察丨把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承好、傳播好2025-05-22
- “把歷史視角、戰略思維,都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來”——習近平總書2025-05-22
- 時政新聞眼丨再赴河南考察,習近平為何強調這兩個關鍵詞?2025-05-21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