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 | 從“規模領先”向“技術領航”跨越——“靖江船隊”駛入攀高逐綠新航道
□ 本報記者 顧介鑄
揚子江船業集團近日發布2025年上半年度財務業績,截至6月30日,集團手持訂單236艘、價值232億美元,最遠交船期排至2030年,在手訂單船型結構豐富,其中綠色清潔能源船型占訂單總價值的74%。
船舶產業是靖江的主導產業。靖江市委書記申強告訴記者,圍繞“靖江產業未來化”,靖江正錨定深海深藍產業,深入推進船舶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加快形成“兩船兩心一鏈”發展格局,加速推進從“規模領先”向“技術領航”跨越,進一步增強船舶產業集群綜合競爭力。
靖江市工信局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現有船舶造修企業12家、規上船舶工程配套企業22家,從業人員4萬余人。2024年,靖江船舶產業實現產值454億元,同比增長18.5%。今年上半年,靖江實現造船完工量43艘340萬載重噸,手持訂單量399艘4404萬載重噸,載重噸同比上升41.9%。
在船舶產業布局上,靖江呈現出集群發展效應。新時代造船、揚子江船業均位列全球造船前十強。亞星錨鏈海工系泊鏈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70%,自主研發的R6級深海系泊鏈首次打破國外壟斷,正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漂浮式光伏等深遠海的高端海工產品。這3家企業全部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靖江還擁有大量配套的中小型企業,涉及船舶動力系統、導航系統、甲板機械、艙室設備等多個領域。同時,還設有船舶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等服務機構。目前,靖江船舶產業國產化配套率超過65%,集群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7月28日,在江蘇多凱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內,一臺埃維能船舶發動機完成吊裝,計劃發運山東。靖江市近年來把船用發動機生產制造作為船舶產業強鏈補鏈的重點方向,鼓勵引導多凱動力盤活利用原安泰動力資產,進軍船用發動機領域。去年6月,多凱動力與MAN公司簽訂船用柴油機生產許可授權協議,多凱動力研發的遠洋船舶低速機首臺主機已于今年5月下線,成為全國第四家、江蘇首家生產埃維能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機的企業。公司董事長張彤介紹,目前訂單已排至2028年,今年計劃保持“10天一臺”的交付速度,明年將沖刺“每周一臺”,讓“靖江心”跳動在全球更多船舶之上。
以“智”引領,以“綠”為先。目前,靖江正大力推進新時代新能源船舶智造、揚子泓遠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兩個旗艦型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研發建造能力。一批骨干船企把推動“智改數轉網聯”作為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著手構建“數字化船廠+智能化船舶海工設備”新型生產模式,不斷提升精益造船水平。同時,瞄準大型清潔能源運輸船、雙燃料動力船等高端產品領域,加大研發LNG、甲醇、氨等動力技術,打造一批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綠色船型。2024年以來,靖江船企以LNG雙燃料動力船為主的清潔能源船舶完工量占總完工量的55%,手持清潔能源船舶訂單占比超過70%。
江蘇藍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發制造船用LNG等清潔能源儲能系統產品,B型艙車間的首條生產線預計9月初投產。“我們采用先進的焊接方式,攻克鋁合金B型艙制造過程中的關鍵焊接技術和工藝難點,提升整體制造質量和效率。”企業總經理羅勇介紹,鋁合金B型艙具有更優異的性能、更靈活的裝載和更低的維護成本,能滿足未來輕量化和大型化的要求。
在“靖江船隊”穩居國內民營造船龍頭地位的背后,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成為強力支撐。該市今年發布的“千帆靖發”揭榜掛帥企業技術需求清單中,高技術船舶發展需求占比近10%,正面向全球征集解決方案,為靖江船舶產業向高端進階鋪路。當地科技、人才等部門充分發揮高技術船舶產業鏈服務團作用,定期組織上下游對接活動,促進企業協作共生。靖江海關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幫助船企用好用足加工貿易、產地證等政策,加快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龍頭船企攀“高”逐“綠”,配套企業不斷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如今,瞄準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靖江穩步推進綠色船舶建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拓展船用主機等高附加值配套設備制造,布局特種船舶、海工成套裝備、無人船等新賽道,不斷完善船舶產業體系,加快向世界一流的高技術船舶產業基地躍升。
- 快看!海陵街頭將有這些變化→2025-08-24
- 越夜越city!鳳棲湖,太熱鬧了!2025-08-24
- 我愛泰興,更愛泰興夜市的美食2025-08-24
- 今天,《新華日報》頭版聚焦姜堰……2025-08-24
- 全國文明單位巡禮丨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正義刻度文明 法徽閃耀2025-08-23
- 這位地地道道的西北人,成了泰州城市推介官202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