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向“高”攀登,產業向“新”而行
□李群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分別增長6.5%和6.3%;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3.3%;實施制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5%……7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數據無聲,但高技術制造業的表現增強了產業升級的信心,也為經濟發展夯實了基礎。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超14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6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投資7.5%的同比增長,尤其凸顯經營主體對產業升級的堅定信心。規上輕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86.2%;5G融合應用融入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86個,建設超過1.85萬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上半年,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扎實,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的引導下,企業技改投入持續加碼,不僅為當下穩增長提供支撐,更在為產業競爭力筑基。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落實穩就業穩經濟、“兩重”“兩新”等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工業經濟基礎強、韌性強、創新活躍的優勢,實現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制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的實施,既瞄準了傳統產業的痛點,又抓住了新興產業的機遇,形成“老樹發新芽”與“小苗成大樹”的良性互動。傳統產業通過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煥發新生,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突破,“總量穩中有進、結構持續優化”的態勢,為未來的發展蓄力。
高端化是走向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們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確定26個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名單,新支持35個城市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印發電力裝備、輕工、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加速賦能新型工業化,智能制造貫穿制造業全流程,數據要素潛能不斷釋放,都為制造業注入新活力、帶來新動能。
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為新發展格局下的制造業升級提供了啟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讓高技術制造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以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為抓手,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制造業投資預期,激發經營主體的創新活力。
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關鍵期,中國工業經濟交出的這份期中答卷,既展現了“穩”的定力,更彰顯了“進”的魄力。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的全面推進,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將更加充沛,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支撐。
責任編輯:鄒逸凡
- 以心換心,從“蹭飯書記”看新時代基層治理的青春答卷2025-07-20
- 【地評線】新華時論|城市“流量友好”何以煉成2025-07-20
- 高馳!巴特!今晚誰會進球?2025-07-19
- 泰州隊,球迷送你四個字!2025-07-19
- 看一場比賽,游一座古城2025-07-19
- 跟著蘇超游興化|4種“清涼游玩方式”推薦→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