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闌珊處,繁華正當時
近日,江蘇省商務廳公布50個“江蘇省夜間消費集聚商圈(步行街)”名單,成為點亮江蘇夜經濟版圖的“璀璨坐標”。
江蘇這份“夜間消費集聚商圈”名單的發布,直接抓住了現在城市發展和老百姓過日子的關鍵點。它通過巧妙地搭配業態和營造場景,把既要保護老傳統,又要搞活商業;既要有文化味兒,又得有煙火氣;既能安靜放松,又能熱鬧歡騰,這些看似矛盾的需求調和在一起。
“非遺”不再是櫥窗里的擺設,成了夜市的“活招牌”。 看到揚州雕版印刷、徐州香包在夜市里被年輕人追捧,甚至主動融入二次元元素玩出新花樣,這比喊什么口號都管用,說明老手藝真的活過來了。文化部門與商務部門的“聯手”,讓“非遺”真正走進了大家晚上逛街、吃飯、玩樂的生活里,找到了活下去、火起來的路子。
揚州冶春的“園林足球夜市”把“看球擼串”與“聽昆品茗”湊到一起。 它打破了我們對消費場景的刻板想象,誰說看球賽只能去酒吧大排檔?誰說聽昆曲只能正襟危坐?這種大膽的混搭,不僅讓不同口味的人都能找到樂子,還搞出了一種特別有“江蘇味道”的夜生活氛圍,既有雅致的底蘊,又充滿了熱鬧勁。
想要夜經濟火得持久,不能光讓店鋪開得晚點,得讓人有非來不可的理由。延長營業時間只是基礎,真正有效的是用“觀賽票根換福利”,將體育賽事的熱度轉化為商場客流;用“進球送烤串”的接地氣互動,把看球變成一場社區狂歡;用“優質服務+貼心優惠”組合,專門服務下班后想放松解壓的人群。這些“小心思”才是讓人晚上愿意出門的關鍵。
“亮化工程”點亮的不僅是街道,更是大家對家鄉的那份兒親切和自豪。在鎮江的京畿路,有了創意的燈光投入,原本日落而息的老街區煥發新生,人們晚上專程來拍“燈光下的老鎮江”。這說明,夜經濟要繁榮,得滿足大家對自己城市的那份歸屬感和認同感。燈光照亮了建筑,自然就照亮了市民對家鄉的驕傲。
江蘇的這份名單,始終聚焦于如何巧妙地“做加法”和“破次元壁”,往夜市里加文化、加服務、加新體驗;把不同業態、不同場景、不同風格之間的“墻”給拆掉。這樣的夜經濟,才是真正扎根在城市里、滿足大家實實在在生活需要的繁榮。
這份名單的價值,正在于它點亮了這些“小而美”卻極具生命力的可能性。夜經濟的“上新”,說到底是城市生活方式的“上新”。燈火闌珊處,繁華正當時。這不再只是美好的意境,更是江蘇夜晚熱氣騰騰的現實。(西宣 朱靖然)
- 漫評:每個青年都該“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2025-07-09
- 瞭望評|要有點“無中生有”的想象力2025-07-09
- “汽”勢如虹 靖江汽車零部件產業搶灘新能源賽道2025-07-09
- 萬畝荷塘醉人 夏日“荷”你相約2025-07-09
- 當上這種紅娘,才能拿大錢2025-07-09
- 泰州電網負荷首破700萬千瓦,動態優化資源配置,全力保障迎峰度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