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開拓新興市場、深挖國內市場,頭橋醫械“兩頭俏”
美國濫施關稅,引發醫療器械行業劇烈震蕩,對包括注射器和針頭等醫療器械產品在內的“廣陵制造”產生影響。
作為中國醫療器械小鎮,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的醫療器械企業如何應對挑戰與沖擊?近日,記者走進頭橋鎮,探尋突圍之策,尋找其中的“變”與“不變”。
榮業科技員工在生產車間忙碌。 受訪者供圖
我們的客戶遍布全球
5月6日,江蘇榮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批批真空采血管從流水線上下來,工人打包、裝箱,運上大貨車輸往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榮業科技的生產場景,是頭橋醫療器械行業的一個“縮影”。“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董事長童政堅信,無論外部環境怎么變化,修煉好“內功”,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眼下的外貿形勢變化,最明顯的影響體現在對美出口業務上。”榮業科技財務經理宋麗表示,由于公司幾乎沒有直接對美出口業務,所以關稅戰帶來的影響有限。
真空采血管、采血針,是榮業科技的主打產品??梢哉f,它的真空采血管賣遍全球。
市場的蛋糕很誘人,但風險也高?!肮镜某隹趹鹇允恰u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彼嘻愓f,由于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榮業科技在做出口業務時非常謹慎,對單一市場的依存度不會非常高。
正因為意識到風險的存在,榮業科技早早進軍東南亞的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歐洲的希臘、波蘭、德國,南美洲的巴西,世界各地遍布著它的客戶。
“也許現在,頭橋產的真空采血管,正在巴西醫院給患者抽著檢測血。”宋麗說。
深挖國內市場潛力
盡管受關稅壁壘影響有限,但“居安思危”一直高懸榮業科技的頭頂。為避免受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帶來的沖擊,榮業科技作出了改變:以國內市場為主,深挖國內市場的潛力。
“中國有14億人的巨大市場,醫療行業每天都在消費大量耗材,這個市場本身就無可替代。”童政認為,國內市場還有巨大的挖掘潛力。
巔峰時期,頭橋鎮活躍在全國各地的“營銷大軍”有5000多人,他們把頭橋生產的醫療耗材,銷售給全國各地的三甲醫院。藥品和醫械實行統一集采后,各地的三甲醫院依然能看到不少“頭橋造”。
“三甲醫院對耗材的需求量大,我們出貨多,這是好事。但是,除了三甲醫院,各地的縣醫院甚至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呢?他們對耗材同樣有著巨大的需求?!蓖f,接下來將和各地經銷商合作,深挖下沉市場的潛力。
和榮業科技一樣,致力于深耕國內市場的還有華星醫療、長豐醫療、亞光醫療等多家知名企業。大家一致認為,國內市場要“潛下去”,下沉三線、四線縣域市場,會發現不一樣的“藍?!?。
新興市場的“新支點”
再過幾天,榮業科技外貿經理張張將飛赴泰國,參加一場醫療器械行業展銷會?!疤﹪菛|南亞地區重要國家,我們正在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拓展業務?!睆垙堈f,此次展銷會上,她將向客戶推介真空采血管、采血針等醫療耗材產品。
行業展銷會,已經成為頭橋醫械企業向外拓展業務的重要平臺。
就在前不久的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頭橋鎮瑞京醫療、榮業科技、華星醫療、亞光醫療組團參展,榮業科技帶去了“真空采血管”,華星醫療帶去了“神經叢穿刺針”,亞光醫療帶去了“超聲引導穿刺套件”……頭橋眾多產品集中亮相,讓國際采購商們看到了頭橋實力。
這個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的醫療器械專業展會,2025年展會面積達30萬平方米,覆蓋影像設備、體外診斷、康復護理等20大細分領域,吸引超50個國家和地區、3000余家企業參展,國產企業占比超70%,AI診斷設備、可穿戴醫療設備、骨科機器人等領域的中國方案備受國際采購商青睞。
“這是一個巨大的展銷平臺。”華星醫療負責人表示,不少國際采購商對他們的“神經叢穿刺針”表現出濃厚興趣。
東南亞地區人口近7億,南美洲人口也有4億多。張張認為,這十億多人的巨大市場就是未來的“新大陸”。
創新是破局的“撒手锏”
面對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變化的是市場策略,不變的是創新至上。
“醫療器械是一個需要與時俱進的產業?!眮喒忉t療董事長沈軍認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都應該堅持研發創新,把好質量關。
近年來,亞光醫療與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發新產品。憑借科技“含金量”,產品撕去了“低附加值”的標簽。
“醫療器械也是一個高準入門檻的產業?!睆垙埑D瓯疾ㄓ诟鱾€國家,對各個國家法律法規十分熟悉,“我們要進入某一個市場,首先要取得這一市場的認證?!睆垙堃舱J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做好產品質量,才能敲開更多市場的大門。
“事實上,我們一直鼓勵醫療器械企業深耕國內市場,做好國內國際雙循環。”頭橋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戚軍說,從去年開始,頭橋鎮與北京一家貿易公司商談,共同開拓非洲醫療器械市場?!耙环矫妫覀児膭钇髽I深耕國內市場,把國內市場做精做細;另一方面,仍然要尋找出海‘新通道’。”
頭橋醫械產品亮相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發出了頭橋人變革創新的強信號。博覽會上,廣陵區委副書記王震勉勵各位企業家,在夯實現有產業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資金、人才投入,強化與高等院校、醫院專家等方面的對接,不斷增強原始創新,在推動現有產品迭代升級的同時,推出更多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優質產品。
通訊員 孫韻 記者 朱軒卿
- 江蘇無錫:做強外資“引力場” 打造營商“新磁極”,以開放之姿2025-05-09
- 江蘇蘇州: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增強 規上工業產值和出口額均實現兩2025-05-09
- 近1.4億人次打卡!這份報告解鎖江蘇“文博密碼”!2025-05-09
- 泰州海陵:這張“罰單” 不一樣!2025-05-09
- 高新高港:專班出手!只用了5天!2025-05-09
- 泰州姜堰:三杯村咖泡出潑天流量池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