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航道“小快靈”水運“門到門”——企業運輸成本降低超千萬
近日,一艘千噸級貨輪緩緩駛進泰興市過船港裝卸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過船港)碼頭。該船來自安徽省,滿載著磚瓦、腳手架等建材,快速卸貨后順利返航。
“以前,我們不太愿意來這里,因為十有八九會遇到擱淺問題。”船主周先生說。如今,通往碼頭的航道經過疏浚,變得又寬又深,船只進出更加順暢,不再擔心因航道問題影響航程。
過船港公司位于如泰運河北岸,距離長江口僅約1公里,是一家從事搬運裝卸及建筑物資中轉業務的企業。然而,這條短小卻關鍵的支河航道曾一度制約公司發展。
“航道內泥沙淤積嚴重,導致航道狹窄且水淺,大型船只難以駛入,只能在長江口外徘徊。尤其在枯水季節,連五六百噸的船只都無法通行。每當這時,我們與船主同樣憂心忡忡。”公司副總經理肖同心感慨道。
幸運的是,隨著航道的拓寬與疏浚工程的完成,如今,即便是1500噸的貨輪也能在此暢通無阻。肖同心表示:“我們的年裝卸量預計將從以往的不足30萬噸,提升至超過40萬噸。這不僅讓我們對外拓展業務的信心倍增,更為我們擴大生產規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提及這條航道改造前后的顯著變化,鄰近過船港公司的泰興市港瑞化運碼頭負責人同樣深有感觸。該碼頭主要為周邊多家大型化工企業提供服務,然而,由于航道狹窄且水淺,滿載危險貨物的貨輪不得不等待漲潮時分方能進入,這一等便是大半天,對企業生產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迫于無奈,不少企業只得將水路運輸改為公路運輸。在運輸成本方面,內河運輸本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這卻引發了兩個問題:一是運輸成本大幅增加,但鑒于當時航道的實際情況,只能采取‘少量多次’的行船方式,導致水運價格優勢大打折扣。二是運輸安全性降低。該碼頭的主要貨種包括硫酸、油脂、礦建材料等,其中不少屬于危險貨物。與水路運輸相比,公路運輸在安全性方面處于劣勢。”該負責人坦言。
作為內河航道網絡的“神經末梢”,類似航道緊密連接產業園區,服務產業發展,具有“投資小、里程短、效益好”的特點。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更具特色“水運江蘇”的決策部署,更好地服務企業,推進通港達園“小快靈”專支線航道建設,泰州市梳理儲備了一批通港達園內河運輸專支線航道項目,并有序推進建設。面對企業訴求,經過調查研究,如泰運河口門段航道疏浚工程被列入2024年計劃,成為全市首個示范性的“小快靈”航道項目。
如泰運河西接長江,東至南通地區,是聯結泰州、南通兩市腹部地區串江入海的重要骨干航道之一。如泰運河在泰興境內全長43公里,是連接長江和南通地區的重要航道。
“我們在勘測中發現,口門段淤積嚴重的地段主要集中在濱江大橋區域和兩岸的瑞和碼頭、交運碼頭前沿航道。”泰興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其中,濱江大橋區域是所有進港船舶必經之地,已多次發生船舶擱淺事故。一些碼頭承擔著為周邊新浦化學、梅蘭化工、健坤化學等重點生產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的重任,危貨船舶頻繁進出。同時,擬建的濱江作業區綜合碼頭工程,作為泰興市砂石布局規劃的重要環節,已經納入泰州市內河港口總體規劃,預計投資3億元,建設6個泊位,輻射整個城西片區。然而,當時的沿線水深條件達不到所需的靠泊能力,使得該工程的實施面臨嚴峻挑戰。因此,此段航道疏浚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記者了解到,如泰運河口門段疏浚工程于2024年10月開工,12月竣工,疏浚土方量3.5萬立方米。工程按照三級航道標準進行疏浚整治,?其水深?最低標準為3.2米?,底寬?最低標準為45米,可通航千噸級的船舶。
“航道疏浚后,帶來的好處立竿見影。”泰興市港瑞化運碼頭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碼頭的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50%。以此計算,每年可降低泰州大橋過江運輸危化品車輛6000余臺次,為園區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約800萬元,為企業節約綜合采購成本超1500萬元。
今年,泰州市將完成1至2條需求旺盛、建設條件成熟的專支線航道成果研究,力爭年內開工,努力為各地產業園區、港口碼頭解決“最后一公里”水運需求。
- “專利高原”催生“產業高峰”,江蘇常州以“創新之鑰”打開高質2025-03-19
- 南通通州:文明新風拂江海 和美鄉村入畫來2025-03-19
- 江蘇揚州:企業勇闖造船市場“無人區” 造出多艘“全球最大”2025-03-19
- 江蘇鹽城:春日經濟升溫 釋放消費新潛力2025-03-19
- 江蘇鎮江:呵護“晚晴”,托起“朝陽” “鎮”愛同享,解鎖一老2025-03-19
- 泰州海陵:創新服務消費場景,傳統商圈煥發新活力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