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靖江益民村產業融合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靖江市新橋鎮益民村,是個耕地面積占村域三分之二的傳統農業村,但近兩年來,村集體年收入卻突破了百萬元大關,并先后斬獲“江蘇省美麗鄉村”“生態宜居示范村”“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等多項省級榮譽。今天的《行走鄉村看振興》,我們就去靖江市新橋鎮益民村感受下那里的變化。
在益民村西港片區,靜臥著靖江首個“魚果共生”示范基地。這片占地約 5 畝的基地,養殖了五萬多尾美洲鰣魚。基地依托物聯網技術,利用凈化后的水實現循環養魚,而養殖尾水則被巧妙用于水果及農產品種植,形成生態閉環。
靖江市寶緣家庭農場負責人何成梅說:“我們現在的年產量不到兩萬尾,一斤六到一斤八的鰣魚,每一條是 680(元)。那我們通過這個鰣魚呢,也帶動了其他農產品的銷售,就比如我們今年種植的這個可鮮食玉米,也銷售了 1000 多只,一只 10 塊錢。”
豐收圖景不止于此。在東港片區近千畝蟹塘上,蟹農們正忙著照料即將在中秋上市的大閘蟹。因為全程采用無公害養殖,這里出產的“吉盛”牌大閘蟹,也是靖江首個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的水產品牌。
螃蟹養殖戶童飛說:“這里的水質很好,門口的川心港直通長江,所以養殖出來的螃蟹品質很高。基本上我們的螃蟹,要比市場上平均多賣 10 塊錢一斤。去年,我們的畝產平均收益達到了 1.2 到 1.3 萬元。”
“東港螃蟹,西港鰣魚” 的特色產業布局,為益民村推進農業一二三產融合按下了“加速鍵”。2024 年,新橋鎮水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項目成功落戶益民村。目前項目已進入室內裝修與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同步建成的“青綠益民”助農直播間也開啟帶貨模式,讓鄉土特產搭上數字經濟快車。
江蘇銳欣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小飛說:“目前,我們這個冷鏈倉儲項目,可儲存各類冷藏冷凍產品 1000 噸。果蔬分揀車間已經建設完成,水產品深加工流水線,正在緊張的建設中,電商直播平臺運營也初見成效,項目全部啟動后能帶動當地就業 50 人左右。”
靖江市新橋鎮益民村村民嚴懷娣說:“現在土地流轉費用,一畝地也有1200元左右,在這里打工一個月還能掙個6000元,在這里打工離家很近,村里環境又好。”
立足資源稟賦,推進融合發展。截至 2024 年年末,益民村已吸引近 50 家非公企業落戶,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 118.69 萬元。如今的益民村,綠化景觀帶、健身文化點星羅棋布,村民們的幸福指數一天更比一天高。
靖江市新橋鎮益民村黨總支書記朱大勇說:“益民村就要讓‘益民’二字落地生根。一方面我們將繼續深化農業產業融合,通過資源的合理調度使用,吸引更多的農業二三產業加入,讓村民持續增收。另一方面,以創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為契機,大力打造鄉村景觀帶、休閑帶,帶動農文旅共同發展,讓益民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土地煥發新活力,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
記者:張濤 聞棟
編輯:樊錦華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江蘇泰州:萬噸鎳鐵首抵泰州港直進通關 企業單批省15萬元2025-08-15
- 江蘇泰州:暴雨初歇 興化63萬畝蟹塘打響“雨后保蟹戰”2025-08-15
- 江蘇泰州:夏日美食 冰湯圓2025-08-15
- 江蘇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鬧中取靜 打造特色片區河道2025-08-14
- 江蘇泰州:第三批“國補”資金落地 家電最高優惠可達50%2025-08-14
- 江蘇泰州:滬渝蓉高鐵泰興段最后一個連續梁成功合龍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