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泰興這對父子齊上陣,把果園變成“聚寶盆”
王宏兵是泰興市第一批葡萄種植戶,由于老家拆遷,2013年,他來到泰興市濟川街道蔡巷村,租賃了138畝土地,成立了飛峰果園。2016年,王宏兵的兒子王飛峰也來到了父親的果園,父子齊上陣,將自家的果園變成了一個充滿樂趣的聚寶盆。
上午八點半鐘,飛峰果園迎來了到葡萄園采摘的第二批團隊,二三十人的采購人群一下子讓葡萄園里熱鬧起來。副場長王飛峰成了講解員,為采摘團隊介紹葡萄的品種和采摘事項。
采摘團隊成員張艷說,這里的葡萄吃起來又甜又脆,無公害,她已經來了很多次了,家里人也很喜歡。采摘團隊成員劉家齊說,這片果園離城里近,交通也方便,十分地便捷。
王飛峰平常忙于在網上推銷自家的水果,而一到雙休日和節假日,就要線上線下一齊忙,花大量的時間接待采摘團隊,僅周末的采摘銷售額就能達到二、三萬元。
四年前,這里還是一塊稻麥兩熟地。父親王宏兵看中了農田離泰興城區不遠,緊挨著三環路,方便吸引城區市民來采摘水果。面積更大了,該如何布局這一片138畝田塊呢?“我最有把握的還是葡萄為主,因為葡萄搞的時間比較長。以前長葡萄,十幾畝,全部是乒乓葡萄,以前效益還行。現在搬到這兒來,面積大了,我就保留了一部分。像這個葡萄只有四五畝,旁邊還有陽光玫瑰、醉金香、夏黑,現在品種多了。”
2013年初,隨著80多畝葡萄苗移栽下去,王宏兵也趁勢進行品種改良。剩下的50多畝地如何安排?王宏兵搞了七八個品種進行小區種植,然后再選擇適合泰興土壤、氣候條件,口感好、產量高的品種進行擴繁。
到2015年,飛峰果園確定了自己的種植布局:82畝葡萄、28畝獼猴桃、28畝水蜜桃。
王飛峰說,再過十來天,獼猴桃要上市,最近有很多客戶預訂過。水蜜桃是六月份采到八月份,葡萄是七月份到九月份。獼猴桃是八月底到十月底。整個采摘期達到五個多月。
2016年初,水果陸續進入掛果期。王宏兵動員在外工作的兒子王飛峰回來擔任了副場長,主抓市場開拓。年輕人的眼界就是不一樣,王飛峰上任伊始,就在果園里搞了個養雞場。“在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雞放養在田間里面,它們主要吃蟲子和草。然后等到水果旺季以后,就是防止雞上樹啄食成熟的果實,我們就把它圈起來,吃一些沒有商品性的葡萄、桃子,還有獼猴桃。雞產出的肥料再還到田里面去,保證泥土有機質的含量,這樣水果也可以更加優質、更加甜。”
現在,父子倆的果園迎來了更大的發展商機。網上銷售、田間采摘,拓寬了水果銷售的途徑,一切都按照王宏兵當初的設想穩步推進。
泰興臺 秦銀生 何軍
編輯 悅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