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小塊連片+輪茬套種”助農增收
眼下正是豌豆苗移栽時節。泰興市分界鎮一塊塊農田里,青菜郁郁蔥蔥,花菜翠綠茁壯,甜豌豆蓄勢待發,展現出一幅多彩的田園畫卷。“小塊連片+輪茬套種”模式,讓當地農民實現了原地增收。
一大早,分界鎮王廠村村民戴龍先將豌豆苗移栽到綠花菜地里。戴龍先有一塊近兩畝的農田,四年前全部種植油菜,經濟效益不高。兩年前,村里提倡“小塊連片+輪茬套種”,他是村里第一批進行嘗試的。
戴龍先告訴記者:“一個是種豌豆,然后是種菜苔,菜苔結束了就種刀豆,刀豆后面是豌豆,結束了,就開始弄豇豆。”
輪茬套種人辛苦了,但不到兩畝地,一年經濟收入超過3萬元,與過去相比收入大幅提高。
戴龍先說:“弄菜籽的時候,收入3000塊錢一年,但是現在弄了經濟作物以后,一年可以達到3萬塊錢。好的年份還要多一點,能夠弄到4萬多。”
65歲的馬勇是七賢村的種植能手。他種植青菜時,輪茬套種甜豌豆。七賢村綠花菜專業合作社成立后,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目前近50戶家庭通過田邊隙地、家前屋后,開展“小塊連片+輪茬套種”。
馬勇介紹:“甜豌豆和青菜、花菜,這三樣,劃下來每年收入1萬塊錢左右。現在增加了套種,就是說多一茬刀豆、多一茬豇豆,一畝田實際上我們就可以收入15000元左右。”
近年來,“小塊連片+輪茬套種”特色種植模式已經在分界鎮廣泛推廣,零散的“方寸地”成了農民的“增收園”。分界鎮還舉辦“畝均收益論英雄 尋找最美種田人”評選活動,提高農戶參與種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泰興市分界鎮副鎮長何榮華說:“積極學習新技術,提高種植水平,增加單位產量和種植面積,成為主產優勢農產品的主力量。希望我們廣大經營主體推廣新品種,增加單位效益,來增強自身競爭力,成為農民朋友增收的主引擎。”
記者:朱競(泰興臺)
編輯:周慧敏
責編:悅鳴
審核:戚翔 聞棟
- 實干|靖江:推動項目建設大突破 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引擎”2024-02-01
- 年味|泰州:加緊置備年貨 喜迎新春佳節2024-02-01
- 慰問|省總工會來泰州開展“送溫暖”活動2024-02-01
- 關注|泰州將積極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建設2024-02-01
- 關注|省廣電總臺(集團)來泰州開展“新春走基層”新聞采訪活動2024-02-01
- 聚焦|公安巡特警:加強巡邏防控 守護旅客平安出行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