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悅讀?美文里的泰州|朱紓:望海樓
朗讀:朱紓
朱紓,泰州交通廣播節目主持人。
望海樓
作者:嚴勇
走進望海樓,草木正盛,無數花兒正競相開放,與這些不知名的花兒相映的是高聳的千年樓臺——望海樓。
望海樓,一個多么遙遠蒼茫的名字,皆因其中“海”字。為什么不是望江樓、望河樓?只因我們腳下的土地,在八千年前本就是一片蒼茫的大海。時光走到了一千年左右的泰州,大海才漸漸遠去。于是南宋的人們為了紀念這遠去的潮聲,才在這鳳城東南佳處,修建了這么一座高聳的千年樓臺。從南宋紹定二年(1229),它叫海陽樓始,就與海結下不解之緣,一直屹立在城河之畔,歷經歲月滄桑,至今不變。大海已然遠去,但望海情懷一直都在,人們喜歡將之稱為“望海樓”。如今,它已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標,被譽為“江淮第一樓”。
樓以文名。山西鸛雀樓因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名揚天下;湖北黃鶴樓因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而詩意盎然;江西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而名垂千古;湖南岳陽樓因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樂名句,遂成天下名樓。
非常巧合的是,范仲淹最早“憂樂”思想卻是從望海樓旁的文會堂開始的。
文會堂原先叫清風堂,原址在古海陵州治的后花園內,這里是易址新建。但這不影響我們在此緬懷范仲淹作《文會堂》一詩,并留下“君子不獨樂”的千古名句。
望海樓的千年高聳,正是對“君子不獨樂”憂樂情懷的另一種抒寫。它讓泰州歷代文人登高望遠,胸懷天下,包容吳越楚風,造就了“儒風之盛,素冠淮南”的淮左名區。
如今,登上30多米高、宋建風格望海樓,則有長風浩蕩,慷慨而歌,有東臨滄海之氣勢。縱目遠眺,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東有梅園、桃園,南有三水灣、柳園,西有文昌閣、文峰塔和南山寺,可謂眾星拱月,高聳的千年樓臺——望海樓,最終成為一座城的文化坐標。
◆本信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編輯:李子韻
責編:康希
審核:吳軍
- 泰興|非法經營!查處300起2023-11-16
- 最新|多趟列車恢復開行、增開!涉及泰州的是……2023-11-16
- 通知|本周五、周六,這些區域停水!2023-11-16
- 招聘|招24人!全額事業編!2023-11-16
- 出行|注意!市區多個道路通行空間已經……2023-11-16
- 速看|提醒!市區永興路多人被查!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