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農|科技助力農產品銷售 數字賦能話“豐”年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網購”成了人們消費購物的主要渠道之一。這個豐收季,在農民朋友共享豐收喜悅的氣氛里,互聯網帶著農產品通過一個個“小屏幕”敲開了“大市場”,讓“土特產”變成了“大爆款”,為鄉村振興帶來了“經濟活水”。系列報道《慶豐收 促和美》第三篇:《科技助力農產品銷售 數字賦能話“豐”年》。
在麒麟灣的一個水果大棚里,來自海陵區香草灣直播基地的主播徐艷,正在熱情洋溢地給屏幕前的觀眾詳細介紹村民種植的葡萄,從品種到口味,再到適合的人群,徐艷風趣幽默、專業貼心的解說,吸引了不少網友點贊關注、下單訂貨。
海陵區香草灣直播基地主播徐艷說:“我們把直播間從室內的直播基地直接搬到戶外來,一是讓更多的農場主能直接參與到我們的直播間,第二讓很多的網友能夠近距離地、更直觀地看到新鮮的產品,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
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互聯網技術的持續發展,讓手機成為了“新農具”,數據成為“新農資”。通過定期開展助農直播,海陵區香草灣直播基地讓“待字閨中”的優質農貨搭上了網絡快車。目前,基地已經幫助農戶銷售水果、家禽、大米、蔬菜等各類農副產品70多萬元,讓農戶真正得到了實惠。
近年來,隨著直播賣貨等新型網絡營銷模式的興起,為擴大內需提供了新的增長點,也為農產品拓寬銷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靖江是長江下游最大的小麥集散地、華東地區最重要的糧食集散地。依托這一優勢,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創新糧食交易模式,打造了集現貨競價、現貨掛牌等多種交易模式于一體的“互聯網+”交易平臺,實現糧食價格、糧食品質、糧食需求、糧食運價等大數據信息匯聚,構筑糧食交易生態圈,讓交易會員“隨時買、放心賣”。
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副總經理繆波說:“目前我們交易會員已經接近9000家,前兩個月我們的交易量達到100萬噸。今后我們會繼續根據市場發展趨勢以及客戶需求,不斷創新交易模式,促進產銷銜接,進一步簡化糧食產業鏈,降低糧食流通成本,為保障國家區域性糧食安全做好服務。”
隨著科技賦能水平的不斷提高,原先制約農民增收的銷路窄、運輸難等桎梏逐漸得到緩解,種植戶和農業企業可以把自己的產品賣到全國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去。目前,泰州市已建成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69家,真正做到讓農民 “增產”更“增收”。
記者:余典韻 王彬彬 周佳穎(見習)
特約記者:朱斌
編輯:湯晨潔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關注|“雙節”加持 名特優農產品銷售火爆2023-10-04
- 火爆|“雙節”假期 泰州迎來房產、汽車銷售熱潮2023-10-04
- 節日|走進文博場館 樂享文化盛宴2023-10-04
- 聚焦|深國際物流中心碼頭: 項目建設“加速跑” “雙節”假期不2023-10-04
- 民生|泰州綠道串起假期幸福時光2023-10-04
- 便民|國網泰州供電公司:多措并舉 護航綠色出行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