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江蘇疾控最新回應!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擔憂
部分地區再次出現搶購加碘食鹽的情況
真的能通過食用加碘食鹽
防止核輻射嗎?
對此
江蘇疾控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不能!
碘鹽不能預防核輻射
早在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時,我國部分地區發生大規模的食鹽搶購。當時權威部門辟謠解答,“通過食用碘鹽無法預防放射性碘的攝入,把碘酒涂抹在甲狀腺部位預防放射性損傷是不科學的”。
同時,過量的食鹽攝入會增加心臟和腎臟負荷,造成高血壓等疾病發生,過量的碘攝入也會擾亂甲狀腺正常功能。
每日食用碘鹽應適量,建議碘鹽隨買隨用,無需大量囤積碘鹽。
關注“心理性缺鹽”
我國對食鹽實行定點生產管理,我國食鹽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井礦鹽、湖鹽、海鹽。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類在面臨不確定或受威脅的情況下,用可接受的小額成本換取安全感,其實是一種本能的應激反應。
每次搶鹽風波,都是一次大型的全民科普行動。希望人們的判斷力和科學素養能夠從中得到提升,讓搶鹽鬧劇不再上演。
核污水排海后日料還能吃嗎?
中國海關總署之前明確表示:
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輸華,中國海關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十個縣(都)食品,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文件,強化監管,嚴格實施100%查驗,持續加強對放射性物質的檢測監測力度,嚴防存在風險的產品輸入。海關將視事態發展及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消費者餐桌上的安全。同時,8月24日起,港澳禁止日本10個都縣區食品進口。
海鮮產品的安全性和食用建議
多樣化飲食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海鮮雖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但并非唯一,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食物來獲得必要的營養。
確保食譜的平衡性,多攝入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以滿足身體所需。
減少食用海鮮產品的攝入量
雖然隨著核污水的擴散,整個海洋的食物鏈受到影響,但減少海鮮的攝入量有助于降低攝入潛在的放射性物質的風險。
8月24日,中國水產專家表示,我國多年來一直對日本進口的水產品核輻射風險把關、評估嚴格。“如果日本進口的水產品或者我國周邊海域生產的水產品受到污染,通過對肌肉等組織的取樣檢測,會很快檢測出來的,對此不必過多擔心。”
不可否認,福島核污水排海也可能會使我國沿海地區受到一定影響,即便是國產海鮮,如果是在被核廢水污染水域,肉質依然可能含放射性物質,應該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開展監測,滿足標準后方可食用。
2023年6月下旬,為及時掌握日本福島核電站放射性廢水排放對我省海域海產品影響,江蘇省疾控中心下發《關于印發“江蘇省海產品放射性應急監測方案”的通知》,啟動了江蘇省沿海地區海產品放射性應急監測。
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過度擔憂,我們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海鮮,基本都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可以放心食用。
來源:江蘇疾控、無錫疾控、中國青年報、南通市場監管
編輯:周慧敏
責編:劉麗
審核:戚翔 聞棟
- 關注|事關鹽泰錫常宜鐵路!請注意!2023-08-27
- 注意|興化公告!明日起關閉!2023-08-27
- 出行|明起,這個交叉路口限行!2023-08-27
- 速看|長江以北啟動應急響應……2023-08-27
- 海陵|擬聘用人員公示2023-08-27
- 時政|省醫保局來泰調研醫保工作2023-08-26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