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大學生暑期實踐走進基層
青春代表著無限的未來。暑假期間,泰州大地上活躍著不少大學生,他們走進基層,參與社會實踐,用奮斗的姿態激揚青春。
在靖江市斜橋鎮港阜社區,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加入“青仔公益課堂”,與社區孩子結對伴學。
大學生志愿者陶金韋說:“我們主要是給小朋友們進行作業輔導,也會和他們一起做游戲。”
這些大學生志愿者開展一個月的暑期社會實踐,期間他們將一對一為孩子們提供趣味英語、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輔導,切實解決部分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暑期無人看管、課業無人輔導的問題。
在興化市垛田街道湖西口村,團省委聯合泰州職業技術學院“藝路繁花”美育實踐團隊的大學生志愿者開展了“手繪鄉村”墻體彩繪文明實踐行動。在大學生志愿者的畫筆下,原本略顯暗淡的老舊墻面“穿”上了新衣,一下子變得明亮生動起來。
大學生志愿者董艷雯說:“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鄉村朋友們能感受到城市的關愛,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夠來到美麗的鄉村,感受我們美麗的家園。”
今年,泰興市按照“注重實踐、發揮專長、就近就便”原則,征集了337家用人單位的615個見習崗位,讓大學生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吸引了442名大學生參加暑期見習。在河失鎮常周社區,南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學生丁仁杰幾乎每天都跟著社區工作人員宣傳燃氣入戶知識。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丁仁杰通過實地走訪、認真記錄,學會了聆聽、溝通、調解等一些基本工作方法。他慢慢感覺到,基層像一塊磨刀石,越是在矛盾多、困難多的地方,越能磨煉意志、鍛煉能力。
大學生志愿者丁仁杰說:“這次實踐對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方面有很多幫助,此次的經驗和一些教訓,也會運用到以后的生活當中去。”
奮斗是青春最激越的旋律,行動是青年最可靠的磨礪。在姜堰區張甸鎮小雜糧種植基地,幾名返鄉大學生正在“甸上人家”直播間幫助推銷特色農產品。
梅網西瓜、梅垛香沙芋、三陳水蜜桃、三野草雞蛋等,張甸鎮的農產品紛紛亮相直播間,吸引了1000多名網友刷屏點贊、接力下單。大學生們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家鄉出力,對自己也是一種鍛煉。
大學生志愿者梁佳怡說:“目前我學的專業是食品檢驗檢測,我現在參加直播助農活動,更希望把我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這上面來。”
暑期一個月來,“甸上人家”直播間的農產品線上銷售額達93萬元。由網絡直播帶動的線下銷售額達55萬元。姜堰區張甸鎮“甸上人家”銷售經理肖凱說:“通過他們的推薦,讓我們農產品的知名度有了提升。”
通過這段時間的直播助農,幾名大學生與當地的養殖戶、種植戶有了深刻交流,也堅定了他們助力鄉村振興的決心和信心。大學生志愿者蔡辰禹說:“我可以回到家鄉來創業,運用我所學的專業知識,讓家鄉的農產品走向全國。”
泰州臺綜合報道
編輯:徐群薪
責編:周靜
審核:戚翔 聞棟
- 關注|央視《地理·中國》聚焦興化龍香芋2023-08-14
- 兩高|睡蓮產銷兩旺 工人管護忙2023-08-14
- 公告|四部門發布!最新優惠政策→2023-08-14
- 出行|短途火車票難買?官方解答來了2023-08-14
- 提醒|泰州開學時間有變!2023-08-14
- 海陵|科企聯姻 點燃企業發展“強引擎”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