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44a8g"></tbody>
<tfoot id="44a8g"></tfoot>
  • <center id="44a8g"></center>
    • 泰州 陣雨轉多云 18℃~11℃

    關注|這類人員禁止當老師

    來源: 編輯:閭巍 2022-11-13 11:13:31 查看數:0

    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發布《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法發〔2022〕32號)。

    《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就依法嚴格執行犯罪人員從業禁止制度,進一步加強司法保護與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的銜接作出了規定,旨在為凈化校園環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意見》共10條,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明確了司法機關在辦理教職員工犯罪案件中適用從業禁止、禁止令規定的具體規則。《意見》規定,教職員工實施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判決禁止其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教職員工實施前述規定以外的其他犯罪,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判決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或者依照《刑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第七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其適用禁止令。

    二是規定了在教職員工犯罪案件的判決生效后,人民法院應當向教育行政部門送達裁判文書。《意見》規定,判決生效后,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十日內將裁判文書送達被告人單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必要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裁判文書轉送有關主管部門。因涉及未成年人隱私等原因,不宜送達裁判文書的,可以送達載明被告人的自然情況、罪名及刑期的相關證明材料。

    三是明確了人民法院刑事判決與犯罪教職員工所在單位、主管部門處理、處分和處罰的關系。《意見》規定,教職員工犯罪,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后,所在單位、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可以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給予相應處理、處分和處罰。符合喪失教師資格或者撤銷教師資格情形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收繳其教師資格證書。

    為切實解決司法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突出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優先保護,《意見》還明確,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校外培訓機構的舉辦者、實際控制人犯罪,參照本意見執行。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將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教育行政部門,準確執行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和《意見》的有關規定,準確適用、嚴格執行從業禁止制度,對師德嚴重違規問題“零容忍”,凈化校園環境,為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法發﹝2022﹞32號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教育部

    印發《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教育廳(教委),解放軍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教育局:

    為嚴格執行犯罪人員從業禁止制度,凈化校園環境,保護未成年人,根據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執法司法實踐反映的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制定了《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現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在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及時分別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教育部

    2022年1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教育部

    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校外培訓機構教職員工違法犯罪記錄查詢制度,嚴格執行犯罪人員從業禁止制度,凈化校園環境,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等法律規定,提出如下意見:

    一、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條之一的規定,教職員工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從事相關職業。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其從事相關職業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規定的,從其規定。

    《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屬于前款規定的法律,《教師資格條例》屬于前款規定的行政法規。

    二、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實施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的人員,禁止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

    依照《教師法》第十四條、《教師資格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且不能重新取得教師資格。

    三、教職員工實施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判決禁止其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

    教職員工實施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犯罪,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判決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或者依照《刑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第七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其適用禁止令。

    四、對有必要禁止教職員工從事相關職業或者適用禁止令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應當提出相應建議。

    五、教職員工犯罪的刑事案件,判決生效后,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十日內將裁判文書送達被告人單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必要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裁判文書轉送有關主管部門。

    因涉及未成年人隱私等原因,不宜送達裁判文書的,可以送達載明被告人的自然情況、罪名及刑期的相關證明材料。

    六、教職員工犯罪,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后,所在單位、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可以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給予相應處理、處分和處罰。

    符合喪失教師資格或者撤銷教師資格情形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收繳其教師資格證書。

    七、人民檢察院應當對從業禁止和禁止令執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現有關單位未履行犯罪記錄查詢制度、從業禁止制度的,應當向該單位提出建議。

    九、本意見所稱教職員工,是指在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工作的教師、教育教學輔助人員、行政人員、勤雜人員、安保人員,以及校外培訓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

    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校外培訓機構的舉辦者、實際控制人犯罪,參照本意見執行。

    十、本意見自2022年11月15日起施行。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編輯:閭巍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juy一747青木玲在线观看,玖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欧美激情欧美狂野欧美精品免费
    <tbody id="44a8g"></tbody>
    <tfoot id="44a8g"></tfoot>
  • <center id="44a8g"></cente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被公侵犯的漂亮人妻|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拳头交一区二区| 午夜无遮挡羞羞漫画免费|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婷婷六月丁香午夜爱爱| 男女一级免费视频|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视频30分 |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videos极品| 欧美日韩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欧美妈妈的朋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美国农夫激情在线综合| 日本人护士免费xxxx视频|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jlzzjlzz亚洲jzjzjz|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操|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杨幂| 久久香蕉国产线|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日本理论片理论免费|